院部风采

院部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风采 / 正文 /

2025年春季学期心理健康工作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作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8日 14:44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3月24日至27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深入9个二级院部和质臻书院,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心理健康工作交流活动。本次交流围绕心理普查反馈、异常行为学生家校沟通要点、心理晴雨表月报制、二级站加强建设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等内容展开,进一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一、精准筛查,科学干预,筑牢心理健康防线

会上,心理中心首先反馈了2025年春季心理普查结果,详细解读了普查筛选出需重点关注学生的筛查数据,并就心理健康访谈工作程序进行说明。各学院需依据《SAS/SDS/UPI量表筛选标准》,结合访谈提纲和回执表,对筛查出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并建立“一人一册一团队”的高危学生档案库,确保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针对日常发现的异常行为学生,明确了规范化的处置流程:辅导员需及时填写《学生异常行为报告表》,并联动院部及家长共同研判处置。学生在家休养期间做好家校沟通,返校时提供诊疗佐证材料,评估复学适应情况,确保学生平稳过渡。

二、动态监测,家校协同,完善心理预警机制

班级心理“晴雨表”是学校心理健康动态监测的重要工具。我校按照“宿舍信息员上报需关注学生信息→班级心理委员汇总→辅导员把关签字→二级院部心理辅导站汇总→二级院部心理专员、站长、书记签字→心理中心汇总→心理中心联系辅导员了解情况,咨询干预→反馈至二级院部”的月报流程,确保学生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及时介入。及时处置,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支持。

此外,会议就二级心理辅导站加强建设、“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筹备、辅导员心理工作材料使用等议题开展了交流,希望各二级心理辅导站继续加强软硬件建设,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提升心理育人实效。

三、经验共享,创新实践,提升心理育人水平

交流过程中,计算机学院分享了心理健康工作的特色做法。该学院通过“心理+专业”协同育人模式,结合朋辈互助、家校联动等机制,构建了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其创新的“3个3”日常管理法(3次主题班会、3场心理活动、3本好书推荐)和“12345”帮扶机制(1名学生2次异常→3人支持小组+4次谈话+5人帮扶团队),为其他学院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此次心理健康工作交流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明确了新学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心理中心将持续完善学校、二级学院(部)、 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681A1





下一条:我院组织师生观看 “泥泞中盛开繁花—大学生挫折应对”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