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沙9170登录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3级、三年制)
建筑工程学院
二〇二三年六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工程测量技术
专业代码:420301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测绘、交通、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从事与测绘相关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具有较宽的就业岗位。
表一:职业面向及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
职业资格或职业技 能等级证书举例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42) |
测绘地理信息类 (4203) |
工程技术 与设计服务 (748) |
工程测量工程技术人员(2-02-02-02) |
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 工程变形测量 线路与桥隧测量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测量员 质量员 不动产测绘员技能等级 证书 测绘地理信息职业资格 证书 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BIM技能等级证书 |
(注:所属专业大类及所属专业类应依据现行专业目录;对应行业参照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主要职业类别参照现行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根据行业企业调研,明确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根据实际情况举例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专业技术服务业的工程测量技术人员职业群(或技术技能领域),能够从事工程测量技术、施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奋斗精神。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创造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养、人文素养和劳动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坚持学习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践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基础知识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较好的人文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2)具有本专业所必须的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等文化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
1)掌握以数字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控制测量和工程测量为主的专业技术知识;
2)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遥感技术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3)了解测绘企业管理、测绘经济管理和测量规程、合同法有关法律知识;
4)具有较强的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测量计算及地形图的绘、制图能力;
5)具有较强的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的设计、实测及基层测绘工作的管理能力;
6)具有把GPS测量技术、数字测图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等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
3.能力
(1)通用能力
1)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能力;
4)具有较确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
(2)专用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2)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本岗位工作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具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团队协作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4)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5)具备创新、实践、创业的工程素质及竞争意识和坚强毅力。
六、课程体系
(一)三年制教学安排总表
三年制教学安排总表见表二。
表二:三年制教学安排总表(单位:周)
学年 |
学期 |
课内教学 |
集中实践教学 |
期末考试 |
其它 |
合计 |
备注 |
军事技能训练 |
岗位实习 |
毕业综合实训 |
其它集中实践 |
一 |
一 |
14 |
2 |
|
|
0 |
1 |
1 |
18 |
|
二 |
|
18 |
|
|
|
1 |
1 |
|
20 |
暑期职场体验 |
|
|
|
|
10 |
|
|
10 |
二 |
一 |
|
17 |
|
|
|
1 |
1 |
1 |
20 |
二 |
|
19 |
|
|
|
0 |
1 |
|
20 |
暑期岗位实践 |
|
|
|
|
9 |
|
|
9 |
三 |
一 |
岗位实习 |
|
|
20 |
|
|
|
|
20 |
二 |
毕业综合实训 |
|
|
|
5 |
|
|
|
5 |
合计 |
68 |
2 |
20 |
5 |
21 |
4 |
2 |
122 |
注:“其它”一项合计2周时间为学期间国庆放假时间。
(二) 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进度安排表见表三。
表三: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专业名称:工程测量技术 专业代码:420301 学制: 三年 专业编码:0314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学期课程安排时数 (周学时) |
备注 |
总学时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考试 |
考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4 |
18 |
17 |
19 |
|
|
|
公共课 |
必修课 |
1 |
0900025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 |
3 |
54 |
36 |
18 |
√ |
|
2/1 |
|
|
|
|
|
|
2 |
0900026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2 |
32 |
32 |
0 |
√ |
|
|
2 |
|
|
|
|
|
3 |
0801029 |
汉语应用能力水平测试 |
● |
1 |
6 |
6 |
|
|
√ |
2 |
|
|
|
|
|
|
4 |
0800077 |
沟通与口才 |
● |
1 |
16 |
16 |
|
|
√ |
2 |
|
|
|
|
|
|
5 |
0900009 |
国防教育(军事理论) |
● |
2 |
36 |
36 |
|
√ |
|
2 |
|
|
|
|
|
|
6 |
0900008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
2 |
32 |
26 |
6 |
√ |
|
2 |
|
|
|
|
|
|
7 |
0411001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 |
4 |
72 |
36 |
36 |
√ |
|
|
2/2 |
|
|
|
|
|
8 |
|
高等数学 |
● |
5 |
90 |
90 |
|
√ |
|
|
5 |
|
|
|
|
|
9 |
0800004-6 |
大学英语(Ⅰ、Ⅱ、Ⅲ) |
● |
6 |
104 |
104 |
|
√ |
|
2 |
2 |
2 |
|
|
|
|
10 |
0800026 |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
● |
2 |
32 |
4 |
28 |
√ |
|
2 |
|
|
|
|
|
|
11 |
0900011-14、37、38 |
形势与政策(Ⅰ、Ⅱ、Ⅲ、Ⅳ、Ⅴ、Ⅵ) |
● |
1 |
48 |
48 |
0 |
|
√ |
★ |
★ |
★ |
★ |
★ |
★ |
|
12 |
1200033-36 |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Ⅰ、Ⅱ、Ⅲ、Ⅳ) |
● |
2 |
38 |
38 |
0 |
|
√ |
★ |
★ |
★ |
★ |
|
|
|
13 |
0900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2 |
36 |
30 |
6 |
√ |
|
|
2 |
|
|
|
|
|
14 |
090002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
3 |
54 |
48 |
6 |
|
|
|
|
3 |
|
|
|
|
15 |
0801027 |
应用文写作 |
● |
1 |
16 |
16 |
0 |
|
√ |
|
2 |
|
|
|
|
|
16 |
080103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
1 |
16 |
16 |
0 |
|
√ |
|
2 |
|
|
|
|
|
17 |
0800011 |
艺术导论 |
● |
1 |
16 |
16 |
0 |
|
√ |
★ |
|
|
|
|
|
|
18 |
0010004-6 |
劳动教育(Ⅰ、Ⅱ、Ⅲ、Ⅳ) |
● |
1 |
16 |
4 |
12 |
|
√ |
★ |
★ |
★ |
★ |
|
|
|
25.02% |
小计 |
|
|
40 |
714 |
602 |
112 |
|
|
|
|
|
|
|
|
|
限定选修 |
1 |
0801019 |
美术鉴赏 |
○ |
1 |
18 |
18 |
0 |
|
√ |
|
1 |
|
|
|
|
|
2 |
0900028 |
国史 |
○ |
0.25 |
4 |
4 |
0 |
|
√ |
|
★ |
|
|
|
|
|
3 |
0800027-28 |
体育选项课(I、Ⅱ) |
○ |
4 |
68 |
8 |
60 |
√ |
|
|
2 |
2 |
|
|
|
|
4 |
0800029 |
体育专项提升课 |
○ |
2 |
38 |
6 |
32 |
|
|
|
|
|
2 |
|
|
线上 |
5 |
0801182 |
建筑艺术欣赏 |
○ |
1 |
18 |
18 |
0 |
|
|
|
2 |
|
|
|
|
|
5.12% |
小计 |
|
8.25 |
146 |
54 |
92 |
|
|
|
5 |
2 |
|
|
|
|
专业基本技能课程 |
1 |
0311408 |
测绘工程职业概论 |
● |
2 |
28 |
14 |
14 |
√ |
|
2 |
|
|
|
|
|
|
2 |
0311407 |
测绘基础 |
● |
4 |
56 |
28 |
28 |
√ |
|
4 |
|
|
|
|
|
|
3 |
0311146 |
测绘制图与CAD |
● |
4 |
72 |
0 |
72 |
√ |
|
|
4 |
|
|
|
|
|
4 |
0311151 |
全站仪测量技术 |
● |
4 |
56 |
6 |
50 |
√ |
|
4 |
|
|
|
|
|
|
5 |
0311152 |
土地调查与地籍测量 |
● |
4 |
72 |
36 |
36 |
√ |
|
|
4 |
|
|
|
|
|
6 |
0311082 |
建筑识图与构造 |
● |
4 |
56 |
28 |
28 |
√ |
|
4 |
|
|
|
|
|
|
11.91% |
小计 |
|
22 |
340 |
112 |
228 |
|
|
14 |
8 |
|
|
|
|
|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
必修课程 |
1 |
0311148 |
控制测量技术 |
● |
4 |
68 |
34 |
34 |
√ |
|
|
|
4 |
|
|
|
|
2 |
0311149 |
工程测量技术 |
● |
4 |
68 |
34 |
34 |
√ |
|
|
|
4 |
|
|
|
|
3 |
0311150 |
GNSS定位操作与数据处理 |
● |
4 |
68 |
34 |
34 |
√ |
|
|
|
4 |
|
|
|
|
4 |
0311155 |
路桥测量技术 |
● |
4 |
68 |
34 |
34 |
√ |
|
|
|
4 |
|
|
|
|
5 |
0311370 |
数字测图 |
● |
4 |
68 |
34 |
34 |
√ |
|
|
|
4 |
|
|
|
|
6 |
0311316 |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
● |
2 |
34 |
34 |
0 |
|
√ |
|
|
|
2 |
|
|
|
13.24% |
小计 |
|
|
22 |
374 |
204 |
170 |
|
|
|
|
20 |
2 |
|
|
|
选修课程 (至少选3门) |
1 |
0311288 |
变形监测 |
○ |
2 |
38 |
19 |
19 |
√ |
|
|
|
|
2 |
|
|
|
2 |
0311317 |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 |
○ |
2 |
38 |
19 |
19 |
|
√ |
|
|
|
2 |
|
|
|
3 |
0311372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 |
○ |
2 |
38 |
19 |
19 |
|
√ |
|
|
|
2 |
|
|
|
4 |
0311191 |
BIM技术应用 |
○ |
2 |
38 |
6 |
32 |
√ |
|
|
|
|
2 |
|
|
|
5 |
0311133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
○ |
2 |
38 |
30 |
8 |
|
√ |
|
|
|
2 |
|
|
|
6.66% |
小计 |
|
|
10 |
190 |
69 |
121 |
|
|
|
|
|
10 |
|
|
|
质量特色课程 |
必修 |
1 |
13000025-26 |
质量通识(Ⅰ、Ⅱ) |
● |
4 |
60 |
60 |
0 |
|
√ |
2 |
2 |
|
|
|
|
|
2 |
0600022 |
质量法律法规 |
● |
2 |
34 |
34 |
0 |
|
√ |
|
|
2 |
|
|
|
|
限定 选修 |
1 |
0311240 |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 |
● |
2 |
36 |
36 |
0 |
√ |
|
|
|
|
2 |
|
|
|
4.63% |
小计 |
|
8 |
132 |
132 |
0 |
|
|
2 |
2 |
2 |
2 |
|
|
|
周学时 |
|
|
|
|
|
|
|
|
32 |
34 |
24 |
15 |
|
|
|
课内实践总学时 |
|
|
110.25 |
1900 |
1177 |
723 |
|
|
|
|
|
|
|
|
|
集中实践教学(见表四) |
|
|
20 |
1645 |
|
1677 |
|
|
|
|
|
|
|
|
|
总计 |
|
|
130.25 |
2854 |
|
|
|
|
|
|
|
|
|
|
|
注:1.学时分配中的实践教学一栏指课内实践教学。2. 集中实践教学课程填写表四。3.《汉语应用能力测试教程》课程,第8-10周开设,《沟通与口才》课程,第11—考试及实训课结束周前开设。4. 《应用文写作》课程,第1—8周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第9—考试及实训课结束周前开设。5.《烘焙食品加工技术》作为《劳动教育》课的一部分,某一学期选修,1学分,总16学时,12学时网课,4学时实践,有系部选修该课程了,相应学期可以替代劳动课。
(三)集中实践教学安排
集中实践教学安排见表四
表四: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集中实践教学进程表
专业名称:工程测量技术 专业代码:420301 学制:3年 专业编码:0314
课 程 类 别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考核 方式 |
学期课程安排时数 (周学时) |
备 注 |
考试 |
考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暑期 |
|
暑期 |
|
|
|
2 |
|
10 |
|
|
9 |
20 |
5 |
|
实习 实践 环节 |
1 |
0900006 |
入学教育与毕业教育 |
|
|
|
√ |
√ |
|
|
|
|
|
|
|
|
2 |
0900010 |
军事技能训练 |
112 |
2 |
|
√ |
√ |
|
|
|
|
|
|
|
|
3 |
1200037 |
创新创业教育 |
32 |
1 |
|
√ |
√ |
√ |
|
√ |
√ |
|
|
|
|
4 |
0311393 |
测量专业综合实训(I) |
30 |
1 |
|
√ |
|
√ |
|
|
|
|
|
|
14周 |
5 |
0311394 |
测量专业综合实训(Ⅱ) |
30 |
1 |
|
√ |
|
|
|
√ |
|
|
|
|
14周 |
6 |
|
暑期职场体验 |
|
|
|
√ |
|
|
√ |
|
|
|
|
|
|
7 |
|
暑期岗位实践 |
|
|
|
√ |
|
|
|
|
|
√ |
|
|
|
8 |
0010003 |
岗位实习 |
600 |
10 |
|
√ |
|
|
|
|
|
|
30 |
|
|
9 |
|
认识实习 |
|
|
|
|
|
|
|
|
|
|
|
|
|
毕业 综合 实训 环节 |
10 |
|
毕业综合实训 |
150 |
5 |
|
√ |
|
|
|
|
|
|
|
30 |
1-5周 |
合计 |
954 |
20 |
|
|
100 |
38 |
|
38 |
8 |
|
600 |
150 |
|
注:1.暑期职场体验、暑期岗位体验课时不计算在总课时之内。2.备注里请注明上课的具体周次。3.国防教育分为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训练,共4学分。
(四)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布比例
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布比例见表五。
表五: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布比例。
课程类别 |
学时分布 |
所占比例 |
学分分布 |
学分分布 |
本专业学分 |
公共必修课 |
714 |
25.02% |
40 |
130.25 |
公共选修课 |
146 |
5.12% |
8.25 |
专业基本技能课程 |
340 |
11.91% |
22 |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
378 |
13.24% |
22 |
专业选修课 |
190 |
6.66% |
10 |
质量特色课 |
132 |
4.63% |
8 |
集中实践课 |
954 |
33.42% |
20 |
总学时数 |
理论课程 |
实践课程 |
2854 |
学时数 |
占总学时比例 |
学时数 |
占总学时比例 |
1177 |
41.24% |
1677 |
58.76% |
说明:1.理论课程学时=课内讲课周学时*教学周数。2.实践课程学时=课内实践教学学时+课外集中实践教学学时。3.本专业学分包含所有环节学分。
七、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职称;
3、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热爱关心学生;
4、具备本专业教学需要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5、具备基于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设计能力、教学研究能力;
6、熟悉所任教专业与对应的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就业的相互依联程度,熟悉本行业的技术生产情况及发展趋势,能及时将各项新方法和管理新理念补充进课程。
(二)教学设施。
表六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配置
序号 |
实验实训室名称 |
功能 |
主要设备的配置要求 |
1 |
测量数据处理软件与CAD实训室 |
CAD上机实训课 测量数据处理 地形图绘制实训 |
计算机能够运行CAD绘图软件、能够掌握运用广联达预算软件; 投影仪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
2 |
测量实验室 |
水准、角度、高程、基线测量、建筑物沉降观测、GPS定位 |
水准仪经纬仪精度要求;全站仪型号应为最新型号;GPS定位系统选用静态GPS测量系统 |
校外实践教学条件配置与要求
序号 |
实训基地名称 |
功能 |
主要设备的配置要求 |
1 |
河南安装集团测量实训基地 |
施工放样,安装测量,地形图测绘,变形监测 |
能够提供满足实训要求的岗位 |
2 |
河南六建集团测量实训基地 |
施工放样,安装测量,地形图测绘,变形监测 |
能够提供满足实训要求的岗位 |
3 |
河南大曾测量实训基地 |
土地确权,土地调查,施工放样,地形图测绘,无人机摄影测量 |
能够提供满足实训要求的岗位 |
4 |
河南陆通测量实训基地 |
土地确权,土地调查,施工放样,地形图测绘,无人机摄影测量,变形监测 |
能够提供满足实训要求的岗位 |
5 |
河南鹰锐测量实训基地 |
土地确权,土地调查,施工放样,地形图测绘,无人机摄影测量,变形监测 |
能够提供满足实训要求的岗位 |
6 |
平顶山新蓝图测量实训基地 |
土地确权,土地调查,施工放样,地形图测绘,无人机摄影测量,变形监测 |
能够提供满足实训要求的岗位 |
(三)教学资源
选用或自编适应高职学生特点的一体化教材。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区、市)关于教材选用的有关要求,健全本校教材选用制度。根据需要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教学资源。
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建设包括手机移动学习课程、网上公开课程、网络课程、课程学习包、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源。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建设满足网络基础实训、学习包个体实训教学要求的网络虚拟仿真实验和个体实训学习包等资源。
(四)教学方法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是管理特色和行业特色都非常明显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采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课程体系建设和职业能力培养,通过开设认识实习、各类实验、见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综合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构建“专业认知—课程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4个环节组成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的“教、学、做”合一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体系,以模拟具体工作项目设计教学模块,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理念的教育和培养。
第一阶段是专业学习阶段。该阶段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一,“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这一阶段主要是知识内化成为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通过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将素质转化成为专项的基本技能。
第二阶段是课程集中实践及课程设计阶段。该阶段主要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一致性,形成以任务驱动,能力递进,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主要是“看中学”和“带中学”,即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来获得岗位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第三阶段为职业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及毕业设计阶段。该阶段主要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仿真模拟和工程实践为手段,以实现就业为目标,建立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综合训练系统,让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之前做好从事职业岗位工作的思想和技术能力准备。
第四阶段是毕业顶岗实习与就业阶段。该阶段主要逐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将一些非专业的知识和素质转化成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形成真正的职业岗位能力,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突出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五)学习评价
实施以项目或技能操作等实践性过程考核代替传统课程考试的模式,采用“过程评价+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着重突出学习效果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行“以证代考”,即课程考核与岗位工作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推行“以赛促学”,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特殊表现受到国家、省、市等不同奖励,可作为基础学分使用。考核形式: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根据课程的特点,过程性考核占综合成绩的40%-60%。
(六)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八、毕业要求
1.所修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的成绩全部合格;
2.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并成绩合格;
3.至少获得以下岗位资格证书一项:测量员、质量员、安全员、施工员、制图员、不动产测绘员技能等级证书、BIM技能等级证书、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
4.毕业学分不低于125.25学分。
注:取得“不动产测绘员证书”可置换《土地调查与地籍测量》(4学分);取得“测绘地理信息技能等级证书”可置换《GNSS定位操作与数据处理》(4学分);取得“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置换《建筑识图与构造》(4学分);取得“BIM技能等级证书”可置换《BIM技术应用》课程(2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