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工程系概况
建筑工程系成立于2006年6月,目前在校生2100余人,该系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有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32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22人,硕士学位38人。
建筑工程系现有建筑材料检测、土力学、工程测量、工程造价及建筑CAD等实验实训室,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常绿集团、河南成功监理公司等著名企业联合,建立了一批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训练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其中,2012年,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被批准为河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和省级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批准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建筑工程系现开设有工程监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市政工程技术8个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建设行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急需的“职业岗位专业技能+质量专业技能”复合型高端技能型人才。
2学生发展
2.1加强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2.1.1学生党建
(1)组织建设
建筑工程系党总支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为了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统一管理,2017年11月,在支部改选时将两个学生支部合并成一个支部,并将系部主抓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主任、全体辅导员及团总支老师纳入了学生支部,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力度,从组织上保证学生党建工作顺利进行。
(2)党员发展与培养
本年度共540名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通过组织考察和培养,对130名积极分子进行了系统培训,推荐了12名优秀学生成为预备党员,16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
2.1.2思想政治教育
系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校内辅导员技能竞赛及校外的辅导员技能拓展训练等方式,不断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
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各级辅导员技能大赛,在今年的全校辅导员技能大赛中张幸莲、杨艳玲两位老师分获第2、3名的好成绩。
结合专业特色,在教学会议中不断强调将思想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不断加强思想教育。
2.2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系部统一部署,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月、学生公寓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各类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在系部内部组织了篮球赛、趣味运动、元旦晚会等学生活动。
2.2.1社团文化日渐丰富
系部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参加社团活动。现有街舞协会、篮球社、足球队等协会。街舞协会共有会员25人,并在不断发展壮大。社长李毅鹏等同学不但积极组织社团活动,还在课余时间到校外街舞社学习交流,现以被几家专业街舞社团聘为兼职教练。足球队于今年9月份成,现已有25名成员,并在本学期代表系部参加了学院的体育文化节。篮球社现有队员23人,并代表系部参加学院第三届篮球联赛,取得了优秀奖。
2.2.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017年4月,在学院组织的心理活动月中我系荣获优秀组织奖。
2017年4月、5月,我系组织15、16级学生开展了一次羽毛球联赛,每班组织1队,每队2人参赛,共计56人次参与比赛,历时2个月。
2017年5月,我系李珊珊老师代表学院参加的教育厅举办的“大美学工”活动,并获奖。
2017年9-11月,由系学生会承办的建工系2017级新生篮球联赛历时两个半月,于11月15号落下帷幕。本次联赛共17支队伍参赛,采用循环赛制,经过激烈的角逐,17级工程技术1班拔得头筹。
2017年12月,由系学生组织系篮球社,参加院第三届篮球联赛,通过历时半个月的角逐,建工系两队分获4、5名。
2017年12月21日,我系组织了17级技术专业的学生包饺子,是学生们在校也吃到了冬至饺子,体验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3扎实做好学生奖助工作
我系奖助学金评选工作一直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学院统一部署,我系严格组织评选,层层把关,共完成208名学生的助学金评选、57名奖学金评选、91名特困学生的建档立卡工作及20名学生的爱心卡评选工作。保证了奖助学金政策的落实。共计发放奖学金20.7万元,助学金62.4万元,特困补助18.2万元,爱心卡补助2万元。
2.4通过学院技能竞赛“以赛代炼”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大赛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职成﹝2015﹞6号文《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充分展示高职院校教学成果和学生风采,同时响应学院2017年院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安排,建筑工程系举办了5项院级学生技能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职业能力。
2.4.1承办院级技能竞赛情况
建筑工程系举办了建筑工程测量大赛、建筑建模大赛、建筑手工算量大赛、建筑手绘大赛及建筑制图与识图大赛五项技能大赛。
本届技能大赛从宣传报名到比赛完成,各项大赛的指导教师积极完善各项比赛方案,加强赛前对学生的培训与指导,增强了参赛选手们的心理素质、团结协作能力,为其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相互学习、交流和同台竞技的机会,更见证了建筑工程系在学生技能增强教学上更进一步。同时通过本届大赛为我系参加2018年度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积累了经验,储备了人才。

2.4.2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情况
5月7日举办的“三好杯”河南省第一届建筑施工仿真应用技能大赛,在李秋红和崔艳艳老师的指导下刘云龙、张国新、杨延祥代表我院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获得团体二等奖,及刘云龙、张国新、杨延祥分别获得个人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通过此次比赛,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增加了校级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的目的。
6月18日,第三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中,我系学生康兆晨、赵逸飞等 5名学生在李建沛、段芳草教师精心指导下创作的《平顶山市石龙区一小学办公楼》荣获夺得大赛二等奖。
2017年3月30-4月1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河南省选拔赛“测绘”项目中我系学生李振源、姬世龙、陈振鹏、陈泽军在田凯、杨瑞芳老师几个月的辛勤培训下获得团体三等奖;赵逸飞、康兆晨两名选手在李建沛和申春梅教师的指导下,在“建筑工程识图”项目中,获得优秀奖。
7月举办的第二届河南省“广联达杯”工程造价技能大赛,范耀威、高晓峰、马得苗代表我院参加比赛获得高职组一等奖,颜秉星、张悦宁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11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竞赛”,周毅英、颜秉星老师指导的学生范耀威、高晓峰、马得苗代表我院参加比赛获得团体三等奖。

为了增强教师的职业能力,今年2017年8月河南省教育厅举办的“河南省第三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田凯、张红、刘义晴老师制作的“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荣获高等教育组二等奖;田凯、张红、颜秉星老师制作的“水准测量”荣获高等教育组三等奖。
2017年11月3-5日在江苏扬州及云南昆明两地同时举行的由三好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建设类院校施工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我系学生刘云龙、杨延祥、张国新3位同学组成团队代表,参赛团队精心准备、刻苦训练、力创佳绩,经过指导老师和参赛同学的努力,团队最终获得高职组团队二等奖、张国新获高职组个人二等奖,刘云龙和杨延祥获个人优秀奖。
2017年12月16日,第一届“海天杯”全国职业院校设计大赛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二号报告厅举行颁奖仪式。选手们经过方案设计、方案讲解、理论知识问答,三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我校选手均取得喜人的成绩,从38名优秀的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将第一名第二名包揽。第一名李亚,第二名王莎莎、何小凤。我校获得优秀团队奖,郭梦媛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

2.5学生就业情况
2.5.1学生就业基本情况
建筑工程系根据国家就业形势,重点是省内产业集聚区建设蓬勃发展、高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用人单位,对就职环境安全系数高、专业对口、职业稳定、发展空间大、收入稳定并且高的岗位积极争取,重点推荐。2016年我系与省内外各类对口企业的积极联系,并汇总省内外30多家企业的岗位特点、职业需求等各方面的信息,举办各类形式的招聘会16场,发布企业招聘信息80多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系2017届毕业生356人,截止2017年9月1日,毕业生就业人数为329人,就业率为92.41%。
2.5.2毕业生对就业服务工作评价
建筑工程系通过电话、走访、有效邮箱、微信、QQ、调查表等多种方式对2017届已经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6%的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工作表示非常满意。我系毕业生一致认为,高质量的就业服务类型包括:优质的专业性招聘会、系部的日常就业服务、任课老师的就业指导教学、学校和系部网站就业信息发布、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毕业生希望学校能够建设更多的信息查询、招聘服务设施平台;搜集发布更多用人单位需求信息;高效做好就业指导,尤其是创新创业指导和帮扶。
2.5.3毕业生跟踪
建筑工程系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和电话访谈,向中建七局、碧桂园、恒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进行了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众多用人单位对2017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满意度较高。
2017年10月,我系在致知楼2楼会议室,组织召开2018届全体学生顶岗实习动员大会,会上李主任和党书记分别把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的发展前景,逐一客观的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由用人单位人事主管对企业工资、福利待遇进行了介绍,认真的接受学生的咨询,并详细的回答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经过学生的选择,最后确定参加集中实习学生168,专升本82人。其中北京和能人居集中实习68名学生,河南智达工程造价咨询公司集中实习23人,恒大房地产开发公司集中实习19人,碧桂园集中实习自主实习学28人。中建七局集中实习30人。按照学院相关的要求,我系精心选派了3名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老师驻厂,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专业指导及思想教育工作,协助企业共同完成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阶段性将学生在外实习期间的真实情况反馈给系部以及学生家长。
3教学改革
3.1以专业建设为重点,抓好专业群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校推进各项教学工作的根本,在专业建设上,全系上下统一认识,坚持教学工作为我系的中心工作,并根据我院 “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我系学科建设规划,坚持“质量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办学必须紧密联系社会需求的办学思路,并制定相应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学院的统一部署和高职专业发展的需要,9月份,系主任李勇带队,建工系一行7人赴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考察,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入地调研,最终决定,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今年又申报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这样我系专业群建设体系将基本完善,涵盖包括房建、市政、道桥、管理、造价、测量等专业,为我系的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实验室的搬迁与改造及实训基地建设
本年度完成了新机房的招标、设备安装等工程;在系领导的带领下,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室完成了搬迁工作,保证了实验实训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正在筹建BIM实训室、VR实训室、及建筑仿真实训室的建设。申报的2015-2018河南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实训基地获省教育厅批准立项。
3.3开展教学技能大赛,激发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8月,“科力达杯”第二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讲课(说课)竞赛在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我系田凯老师最终以总成绩第四名获得“GNSS定位测量实训”说课项目“一等奖”。12月我系又举行教师实践技能竞赛,最终李建沛老师、杨文玲老师脱颖而出代表系部参见学院实践技能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3.4外派教师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情况
7月,建工系教师田凯、桑清峰、颜秉星、段芳草等参加河南省骨干教师培训。
3.5优化专业核心课程
在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优化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按企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与职业资格标准修改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依照“教、学、做”合一的要求,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加强以教材、多媒体课件等为主的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实现核心课程网络化,与企业和国内同类院校共享教学资源。
3.6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围绕技能培养,应灵活采用和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除了可以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等外,还应注重自我教学法、项目导向等几种 “以人为本” 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实践教学中应也充分地利用校内外的实验实训条件,广泛地开展现场情景教学、体验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1)灵活运用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方法
我系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书本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的单一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普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练并重,教学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案例启发式教学法,积极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单向灌输为师生互动,既改革教学的方法,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
(2)深化课堂讨论式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法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模拟式新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想;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等。
对于这种教学方法,我系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讨讨论式教学法的更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例如,结合案例教学,对所要进行的课堂讨论问题进行提炼和优选,尽量使课堂讨论问题来自于实际;提前让学生熟悉问题、准备讨论内容,精密安排课堂讨论的组织和实施,提高讨论的效果。
我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安排一些讨论课,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意见,提出质疑,进行自由辩论。通过问答与辩驳,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这种教学模式是教与学两方面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的经常性的交流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讲课技能,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师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沟通,提高教学效果。即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3)探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技能,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项目为导向,理论教学与技术应用相结合,驱动学生站在项目角度讨论该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最后由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一些检测类、实训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拟出题目(项目),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内容包括方案、方法等,教师进行点评,学生在动手做实验之前,对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补充与修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所学的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学习这些课程的兴趣,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4)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学法,尝试新的课堂评价方式
我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选取合适的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做充分的准备,像教师一样备课、搜集案例,设计教学步骤和讲课的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时间到讲台上面向全班同学授课。在具体操作时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组中通过共同备课等方式集众人之智慧,然后推选一名代表负责授课。授课结束后,各个小组对本组授课代表的表现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各个小组之间也相互评价,通过此法,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备课、 授课付出的辛勤劳动,有利于改变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风气,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3.7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鉴于建工系原有机房设备老化、数量不足的现状,本年度通过招标形式,现在新机房已安装调试完毕,下学期就能投入使用;在系领导的带领下,测量教研室全体老师共同努力,完成了测量实验室的搬迁工作,保证了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通过论证,建工系计划投入BIM实训室、VR虚拟仿真实训室、建筑施工仿真实训,现在招标工作正在进行中。申报的河南省创新行动计划—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实训基地获省教育厅批准立项。
3.8继续开展职业资格培训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实行课程改革,采用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措施,开展施工员、监理员、预算员及混凝土工、钢筋工等工种的技能鉴定,本年度共有800名在校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4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4.1教学体制有待改进,教学思路有待进一步明晰
要想办法扭转缺乏专职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局面。要在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导向基础上,与各系部合作,着力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2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实训室建设需要加强
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2018年的办学专业与课程培养计划,要加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的力度;加快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步伐。
4.3学生管理工作需改进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特别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辅导员队伍在新形势下怎样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力求在严、细、实上下工夫,充分发挥了学生干部的带领作用。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抓好采用集中和分散两种实习方式的实习学生的管理,制定详细的《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加强系部教师、辅导员与实习学生的联系,强化实习方案落到实处。
4.4校企合作需进一步深化
要加大同合作企业的合作力度,拓展合作项目,加快实习就业新基地的创建。实现招生、培养与就业等各项工作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真正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学生培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在未来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制度的落实,进行科学管理;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对教师加强培训,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创设教育科研的氛围,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强有力的支持。
建筑工程系
2017年12月27日